嬰幼兒皮膚紅疹 濕紙巾可能是致敏元兇?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7/04/11 13:52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56

分享:

分享:

相信不少父母都經常用濕紙巾清潔子女屁股,甚至用來清潔雙手和嘴臉。不過,部分嬰幼兒用濕紙巾清潔皮膚後卻出現出紅疹,有否想過清潔濕紙巾是致敏源頭?

消委會在網站中列舉了6大要點,新手爸媽不妨參考下:

1. 提防防腐劑MIT

有些嬰幼兒濕巾雖然標榜「無酒精(alcohol free)」或「無香料(fragrance free)」,但仍可能含有MIT或其他可致敏成分,有機會令嬰幼兒產生嚴重紅疹。

MIT(甲基異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)是普遍用於化妝品和家居用品的防腐劑,是致敏元兇之一。爸媽在選購濕巾時可以留意下包裝上的產品成分列表,是否有相關字眼。

消委會指,外國雖然沒有禁用防腐劑MIT,但是在不需要沖洗的個人護理用品中,這種防腐劑已經漸漸地被取締。

2. 適用範圍要留神

濕巾雖然方便易用,但未必適用於清潔嬰幼兒的眼睛及嘴巴。消委會建議父母要留意產品適用範圍,是否適用於清潔嬰幼兒的眼睛、嘴巴甚至用作清潔口腔或食具等。

3. 留意使用期限

消委會建議,父母在選購濕巾時,要選擇有標明生產日期、有效期限和開封後使用期的產品,並在打開產品使用起的指定期限內用完。

4. 存放環境要小心

不要將清潔濕巾存放在高溫、潮濕環境(例如浴室、濕巾加溫器或攜帶到戶外使用),容易令當中防腐劑失效,引致微生物污染問題。

5. 用後過水

部分父母可以誤以為使用清潔濕巾產品,便完成清潔過程。消委會建議使用濕巾清潔後,可考慮過水,或最起碼用沾有清水的棉花抹淨皮膚,以減少化學物質殘留在嬰幼兒的皮膚上。

6. 有傷口或過敏反應要停用

嬰幼兒不是任何情況下都適合使用濕巾,假如嬰幼兒皮膚上有傷口,濕紙巾上的化學物更會刺激傷口,引起嬰兒不適,因此要立即停止使用。此外,如發現嬰幼兒在使用清潔濕巾後,抹過的皮膚位置有紅腫、痕癢,亦應立即停用。

消委會指,濕紙巾用完即棄,看似方便,但近日有新聞指大部份濕紙巾的原料是以「不織布」的塑膠製品製成,難以被大自然分解,建議父母為了寶寶的健康,和將來生活的環境著想,可以轉用濕棉布替寶寶清潔。